深夜2點,38歲的徐先生又一次被胃部灼痛驚醒,額角滲出冷汗。「大概是最近項目壓力太大了...」他吞下兩片胃藥,翻個身繼續煎熬。這樣的「深夜折磨」持續了半年,直到一次嘔血送醫,胃鏡報告上的「胃癌」二字如晴天霹靂。
主治醫生張主任痛心疾首:「太多人把胃癌的夜間信號當成了壓力!等發現時往往錯過最佳時機!」
01
這個「夜間異常」,
是胃的絕望呼救!
徐先生的情況特別典型——胃癌早期最常見的症狀不是"胃脹、反酸",而是夜間規律性疼痛。這是因為:
胃黏膜受損:癌細胞會破壞胃壁的保護層,胃酸刺激破損處,引發灼燒感;
腫瘤壓迫:隨著病灶長大,會擠壓周圍神經,導致鈍痛或絞痛;
胃功能紊亂:癌細胞影響胃的蠕動,食物消化不完全,半夜胃裡堆積大量胃酸,更容易"反酸燒心"。
更危險的是,這些症狀常被當成"壓力大""胃炎",拖到疼得受不了才就醫,往往錯過最佳治療期。徐先生就是典型——他總覺得"年輕人哪有胃癌",直到疼得整宿睡不著,才來醫院檢查。
02
這3種"睡眠異常",
都是胃癌的"敲門磚"
除了夜間疼醒,這3種睡覺時的表現也要警惕:
①半夜"反酸到喉嚨":平躺時,胃裡的胃酸更容易往上涌,燒得喉嚨發緊、咳嗽。陳先生總說"半夜能咳出酸水",其實是胃酸腐蝕食管的表現。
②睡覺"蜷成一團":肚子疼得不敢伸直,只能側著蜷縮。這是癌細胞刺激胃壁神經,引發的"保護性體位"。
③醒來"口乾口苦":夜間胃酸反流會帶走大量唾液,醒來嘴裡像含了把鹽。陳先生以前總覺得"是喝水少",其實是胃在"抗議"。
03
醫生提醒:
出現這些情況,立刻做胃鏡!
徐先生現在後悔:"早知道睡覺疼不是小事,何必拖到晚期?"其實,胃癌早期治癒率超90%,關鍵是要抓住"信號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