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侶確診精神疾病後,一對年輕情侶的選擇

2025-05-21     卞德江     反饋
4/7
小米每天都有用手帳記錄生活的習慣(被訪者供圖)

這也是醫生的建議:當路遠狀態不好的時候,我不需要去做什麼努力,因為他的失控還沒有嚴重到嘗試自殺、危害生命的程度。當然也不能完全不管他,這會讓他感到被拋棄。這期間,我只需要陪著他,哪怕只是情緒穩定地說一句,「那你先自己待一會兒,我就在客廳等你」,就能給他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。給他幾分鐘的時間,然後堅信,幾分鐘之後他就會變好,變成那個我熟悉的路遠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逐漸認識到,對路遠這樣的精神類疾病患者來說,親友迫切希望他們好起來的期盼,往往也是一種巨大的壓力。有時候放任一點,不要期待他們短時間內就能有所改變,發展可能反而會比想像地好。

路遠:

整個病情恢復階段,醫生跟我強調的第一件事,就是不要糾結於病是怎麼開始的。因為原因可能非常複雜,觸發機制也很隨機,身體不好、餓了睏了、心情低落,都可能引發一次或大或小的崩潰。病症已經存在,這是既定的事實。怎麼開始、怎麼觸發,可能沒有那麼重要,該怎麼針對性地調節,發病後怎樣才能好受一點,才是當務之急。

我還在B站上找到了一個APP,在生病初期對我幫助很大。它的原理是辯證行為療法,相當於提供一套可以反覆練習的指令,在發病的時候幫助穩定情緒。APP里有很多不同場景彈窗,發病的時候點開,系統會在題庫里隨機給出一些簡單的指令,比如點擊「Distract」就是分心,它會指引你走到窗邊,去數一下外面開了幾朵花,或者去洗個碗,都是很小的事,能讓人相對輕鬆地執行。執行後,如果沒有效果,就換一種,這樣調取和嘗試,試出那些能讓人平靜下來的指令。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8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