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憋屈的國寶:7000斤玉石打造,忽必烈當寶,卻被裝了300年鹹菜

2025-05-20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5
玉瓮內外壁上精心雕刻了龍、鳳、麒麟等十餘種瑞獸圖案,每一筆每一划都體現了元朝工匠的卓越技藝。

"好!好!"忽必烈看到這件作品時,連連稱讚,當即下令將其置於北海行宮瓊華島廣寒殿中,作為皇家至寶。

這就是後世聞名的"瀆山大玉海",一件開創了大型玉器精密雕刻先河的藝術傑作。

大玉海安置在廣寒殿中央,周圍擺滿了各種珍貴的宮廷用品。

每當舉行重要宴會時,忽必烈就會命人往玉瓮中注滿芳香的美酒,邀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一同品嘗。

賓客們不僅驚嘆於美酒的醇香,更對這件能裝下3000斤酒的巨型玉器讚不絕口。

"天可汗的國度果然富饒無比,連盛酒的器皿都是用整塊玉石雕成的!"來自西域的使節驚嘆道。

忽必烈每次聽到這樣的稱讚,嘴角總會露出滿意的微笑。「瀆山大玉海」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,更是大元帝國強盛的象徵。

沉淪歲月

元朝覆滅後,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了新的統治。

1368年,當朱元璋的軍隊攻入元大都時,「瀆山大玉海」仍安然無恙地擺放在廣寒殿中。

新朝廷接管了元朝遺留的宮殿和珍寶,「瀆山大玉海」也被納入明朝皇室收藏。

然而,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萬曆七年。

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,廣寒殿因宮女不慎打翻油燈引發了一場大火。大火迅速蔓延,整個廣寒殿化為灰燼。

混亂中,「瀆山大玉海」雖然沒有被火焰損毀(玉石本身耐高溫),但在救火和後續清理過程中,它從皇家收藏中消失了。

有說法認為,當時負責守衛的太監在混亂中將其盜出宮門,後來因其體積過大無法藏匿或轉賣,便將其遺棄在城外。

也有傳言稱,有商人在廢墟中發現了它,不知其價值,便廉價出售。
奚芝厚 • 3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5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5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0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4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