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人被發現腎衰後,一透析就很容易去世?醫生終於不再隱瞞

2025-05-21     奚芝厚     反饋
3/4
人先是迷糊、頭昏、犯困,過不了多久就昏迷、癲癇,甚至陷入意識障礙。

有一份《美國腎病雜誌》2020年的大數據研究指出,在透析首次進行過程中發生短暫意識障礙的病人中。

後續一個月內再入院率高達42%。

這說明透析本身不是?手,?手是「血流動力學失控」。

透析還會牽動一個不容易注意的部位,那就是胃腸道黏膜屏障。

腎功能差的人原本代謝廢物就排不出,胃腸道已經處於毒素高壓環境,尤其是尿毒素類物質在腸道內堆積得多,刺激腸道上皮變薄、菌群紊亂。

你想,透析把體液快速抽掉,腸道灌流也跟著減少,黏膜屏障瞬間出問題,就會發生「細菌移位」。

也就是本來活在腸子裡的細菌穿過薄弱的屏障進到血液里。

這時候再加上免疫力下降、白細胞功能差,敗血症就這麼發生了。

這個過程在醫學上有專門名詞,叫「透析相關性腸源性感染」,但很多醫生不說,病人也不懂。

最後只看見「透析後發熱」「感染性休克」,沒人知道其實是從腸子那邊出的問題。

有醫院在對透析後48小時內感染死亡的病例做回顧,發現將近一半人血培養出的是腸道革蘭陰性桿菌。

這就不是「醫院感染」,是透析觸發了體內已經潛伏的「菌彈」。

還有些人剛做完透析沒幾天就心衰了,腿腫、氣短、不能平躺,家屬以為是透析沒洗乾淨,其實這正是「容量控制不當」的結果。

有些醫生為了保守,不敢一次性超濾太多水,結果水鈉負荷沒清乾淨,回家一吃飯一喝水,全又憋回血管里,心臟根本吃不消。

有經驗的腎科醫生常說一句話:透析不是洗乾淨就好,是得把「干」控制在剛剛好。

少一分,毒素還在;多一分,心衰就等著。

有些病人一透析就開始煩躁、焦慮、神情恍惚,不少家屬以為是心理問題,找心理醫生聊聊,其實這也是個 神經系統耐受不良的表現。